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作文素材 作文素材

走一步再走一步教学设计_走一步再走一步教学设计一等奖ppt

zmhk 2024-04-28 人已围观

简介走一步再走一步教学设计_走一步再走一步教学设计一等奖ppt       大家好,今天我想和大家探讨一下关于走一步再走一步教学设计的问题。在这个话题上,有很多不同的观点和看法,但我相信

走一步再走一步教学设计_走一步再走一步教学设计一等奖ppt

       大家好,今天我想和大家探讨一下关于走一步再走一步教学设计的问题。在这个话题上,有很多不同的观点和看法,但我相信通过深入探讨,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它的本质。现在,我将我的理解进行了归纳整理,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教学设计需具备哪些理念

2.语文教学语文教学的路该怎么走?

3.孙双金:37年的教学经验告诉我,“教学设计”应该这么做!

4.体现核心素养的教学设计《合欢树》

5.初一语文第一课<<在山的那边>>里的枯干是什么意思?

走一步再走一步教学设计_走一步再走一步教学设计一等奖ppt

教学设计需具备哪些理念

        教学设计,是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学对象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那么,怎么让自己的教学具有设计感,具有艺术性呢?我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做一些例谈,以期对青年教师的教学有实实在在的指导作用。

        策略一:思维再向前走一步

        为什么当下许多课堂让人听了感到肤浅乏味?很重要的一点是教师的思维停留在表面,缺乏深度。一名优秀的棋手,他走一步要考虑后续的两步、三步,甚至五步、六步。而一位新手下棋,他就只会想一步走一步。我们在教学设计时,也不能停留在一个环节上,而应思考一下,这个环节我能否再往前走一步,让学生的思维走向深入,?向青草更青处漫溯让教学泛起思维的涟漪。

        例一:审题再向前走一步。

        我教四年级《开天辟地》是这样设计审题的:

        第一步:先分开板书?天地?,边板书边说:很久很久以前,天地是浑在一起的,后来出了个大神,把?天地?分开了。接着在天和地之前再板书?开辟?两字。然后让学生齐读课题?开天辟地?。

        第二步:本课题目除了读?开天辟地?外,还可以怎么读?

        生:可以读成?开辟天地?。

        师:太聪明了!这是第二种读法。还有第三种读法吗?

        生:可以读成?天地开辟?。

        师:太棒了!这是第三种读法,还有第四种吗?

        生:可以读成?天开地辟?。

        生:可以读成?辟地开天辟天开地地辟天开?。

        

        第三步:仅仅四个字,为什么能有这么多的读法?你有什么发现?

        生:我发现中国汉字很好玩。

        生:我发现这四个字不管怎么组合,意思都差不多。

        师总结:中国汉字充满无穷的魅力,仅?开天辟地?四个汉字,就可以有五六种读法,并且意思都差不多。以后我们在读四字成语时,要多关注字与字的组合搭配,领略汉字词汇的内在魅力。

        启示:一般教师审题都会问:谁开天辟地?怎么开天辟地?开天辟地结果怎样?其实学生读了课文都有答案,以上的审题是伪审题。审题的作用有的是激发阅读的兴趣,有的是提示阅读重点,有的是提出阅读问题。喜欢发现、喜欢探索、喜欢新奇,是小学生阅读的普遍心理,因此,教师要围绕语言文字让学生去发现,去探索。

        例二:学词再向前走一步。

        第一步:审题环节结束后,在PPT上出示了 6 个成语?女娲补天,精卫填海,夸父逐日,嫦娥奔月,大禹治水,后羿射日。

        让学生读准确字音。

        第二步:请同学们猜猜看,老师为什么把这6 个成语放在一起呢?

        生:因为它们都是神话。

        师:有眼光,一眼就看出了它们的共同点。还有什么共同之处呢?

        生:它们每一个成语中都有人物:女娲、精卫、夸父、嫦娥、大禹、后羿。

        生:每一个成语后两个字都是讲谁干什么:补天、填海

        生:6 个成语中第三个字词都是动词:补、填、逐

        生:老师,我还发现,神话故事都和?天、日、月、海、水?等自然现象有关。

        师总结:是啊,因为远古时代,科学不够发达,人们对自然现象充满了好奇和疑惑,就创想了神话故事,来解释自然现象。这些神话故事充分表达了我们的祖先创造世界、改造世界的美好愿望。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创世神话?《开天辟地》。

        启示:许多教师满足于学习新词的音、形、义,即读准字音,分析字形,理解字义,这样的教学太一般化,没有创意,没有新意。这一组的词语教学设计的创意在于,让学生自己去发现词语之间内在的联系点。有位教育家曾经说过:平庸的教师奉送真理,而优秀的教师让学生发现真理。一旦教师把发现的权利交给学生,学生就会给你无限的惊喜。你看学生不仅发现了它们的属类是神话故事,不仅发现6 个成语都是主谓结构,还发现了神话的内在秘密,即远古人类对自然的想象和改造。这是多么可惊叹的发现,这就是教学设计再向前走一步的魅力。

        例三:学句再向前走一步。

        《开天辟地》第一段是这样写的:?传说在很久以前,天和地还没有分开,整个宇宙混沌一团,像个大鸡蛋。?

        我是这样设计教学的:

        第一步:请问同学们,天地未分开之前,宇宙像什么?这是什么句子?把什么比作什么?

        同学们很快回答这是比喻句,是把混沌一团的宇宙比作大鸡蛋。

        第二步:今天,同学们和我们的祖先比比,如果不把它比作大鸡蛋,你能比作什么?

        生:像个大气球。

        生:像个大水球。

        生:像个大泥团、像个大黑洞、像个大鸭蛋。

        

        第三步:如果让你选择,你是喜欢同学们的比喻,还是书上的比喻,为什么?

        生:我喜欢?像个大鸡蛋?。因为鸡蛋里有蛋青和蛋黄,也是?混沌一团?。

        生:我也喜欢大鸡蛋,因为鸡蛋里能孵出小鸡,孕育出新的`生命。宇宙里也孕育了一个盘古大神。

        第四步,有同学把它比作大鸭蛋、鹅蛋、恐龙蛋,这些蛋不是都比鸡蛋大吗,为什么不把它比作更大的蛋呢?

        生:(思考后)因为鸡蛋我们天天能看到,而其他蛋不是天天能看到。

        至此我总结道:什么是好的比喻句?就是用常见的东西,去比喻没见到过的东西,这样就让人明白易懂。混沌一团的宇宙我们谁都没有见过,但大鸡蛋我们经常见到,说它像大鸡蛋,我们一下子就明白了。你们的大气球、大水球虽然形象,但不能孕育出新的生命,故不如我们祖先的比喻。你看,我们的祖先多么聪明,多么智慧!我们要向祖先学习、致敬!

        启示:教师教学比喻句,一般是让同学们知道什么是本体,什么是喻体即止,很少探讨为什么用这个喻体,而不用别的喻体。思维再向前走一步,就是要追问一下为什么!为什么比作大鸡蛋,不比作大水球、大鸭蛋呢?一追问,思维就深入一层,教学就进入另一重境界。

        策略二:有比较才有鉴别

        俗话说:?有比较才有鉴别?,?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比较,是鉴别事物的有效方法。语文学习中,比较法是常用的方法。贾岛?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中用?敲?还是用?推?,使?推敲?的一字之比较传诵千古。王安石?春风又绿江南岸?中对?绿?字的推敲比较家喻户晓。语文,讲究的就是咬文嚼字,推敲把玩,正如古人所言?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语不惊人死不休?。

        例一:古诗词之比较。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这首词到底好在哪里呢?我们运用比较的方法让学生品味出语言之美、画面之美和意境之美。

        教师启发学生:如果把?西塞山前白鹭飞?改成?西塞山前乌鸦飞?,好不好?学生马上回答:不好。因为乌鸦不吉利;乌鸦颜色黑黑的,不好看;乌鸦叫声很难听,一点美感都没有。

        教师再次启发:既然大家都不喜欢乌鸦,那我改成?西塞山前喜鹊飞?,好不好?学生思考一会儿回答:好像也不好。喜鹊喳喳喳地叫,好像太吵闹了,和这首词宁静和谐的气氛不协调;喜鹊黑白两色,从色彩上看也不是很美;喜鹊虽然吉祥,但喜鹊的形态不够优雅,美感不够。

        教师再回到词句,问:那?西塞山前白鹭飞?好在哪里呢?

        学生豁然开朗,纷纷抢答:江南有许多鸟,但唯有白鹭鸟更具江南风景的代表性,它体态轻盈,飞姿优美,色彩纯洁,和江南山水融为一体,是典型的江南美景。老师,我明白了,作者在选取景物时,应选取最有代表性、最有美感的景物,这样才能把江南春天的美景充分表达出来。

        教师为了强化学生的认知,继续让学生用比较法品味词句,问道:?桃花流水鳜鱼肥?可以更改吗?

        有的说,我可以改成?梨花流水鳜鱼肥?。但马上就有学生反驳:梨花是白色的,如果改成梨花,色彩上就和白鹭一样,缺少了色彩的对比。有学生说,那可以改成?杏花流水鳜鱼肥?吗?马上有学生接着说:好像也不可以,杏花虽然色彩鲜艳,但星星点点,不是一大片一大片的。还有的学生说:不可以。从音律上讲,?桃花?是两个平声,而?杏花?是一个仄声、一个平声,读起来不好听。

        教师看看火候已到,顺势总结道:

        是啊,?桃花流水鳜鱼肥?,从色彩上看,桃红与白鹭,青山与绿水,色彩鲜艳明丽,和谐悦目,好一派江南春景。从声律上讲,?桃花流水鳜鱼肥?,平平仄仄仄平平,抑扬顿挫,和谐动听。再点缀上钓鱼人的青箬笠,绿蓑衣,那更是色彩丰富,美不胜收。这就是词人精心选取美景,悉心提炼文辞的美妙之处。

        启示:能否品味、咀嚼、欣赏语言,是语言能力高低的重要标志,也可称为语感。?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大家都认为是美的语言,但美在哪里呢?缺乏语文核心素养的人就很少能讲出子丑寅卯来。遇到这种场合,运用比较法是十分有效的办法。当然,语文比较法更多的是比较语言,推敲语言,从语词表达的意思、情趣、色彩、音律、意境、美感等方面去鉴别,去品味,去欣赏。长此以往,学生的语言素养越来越丰厚,学生的语感一定会越来越敏锐。

        例二:不同版本之比较。

        《开天辟地》第二段是故事的重点段,我在教学这一段时设计了这么几个环节:

        环节一:请找出这一段中你认为最神奇的一句话,并说说理由。

        环节二:你对这一段有疑问吗?请提出你的问题。此问题一出,犹如一石激起千层浪,孩子们提出三大问题:

        ①为什么盘古醒来就发现身边有斧子和凿子?斧子和凿子是哪里来的?

        ②为什么大鸡蛋裂开后一丝微光透了进来,光是哪里来的?

        ③课文中写盘古挥动斧子凿子猛劈猛凿,巨石崩裂,请问巨石是哪里来的?

        环节三:我出示《开天辟地》另一版本的故事,让学生比较阅读,然后问学生:这一版本的故事中有斧子吗?有光吗?有巨石吗?

        开天辟地

        万物之初,一只鸡蛋包含着整个宇宙。鸡蛋里是一片混沌,漆黑一团,没有天地,没有日月星辰,更没有人类生存。可是,在这片混沌黑暗之中,却孕育了创造世界的盘古。

        盘古在这只大鸡蛋里孕育成人以后,睡了一万八千年才醒了过来。这时,他发现他生活在黑暗混沌的大鸡蛋里,心里憋闷得慌,浑身像被绳子束缚一样很难受,又看不见一丝光明,于是,他决心舒展一下筋骨,捅破这个大鸡蛋。

        盘古胳膊一伸,腿脚一蹬,大鸡蛋就被撑碎了。可是,他睁大眼睛一看,上下左右,四面八方,依然是漆黑一团、混沌难分。盘古急了,抡起拳头就砸,抬起脚就踢。盘古的胳膊腿脚,又粗又大,像铁打的一样。他这一踢一打呀,凝聚了一万八千年的混沌黑暗,都被踢打得稀里哗啦乱动。盘古三晃荡、两晃荡,紧紧缠住盘古的混沌黑暗,就慢慢地分离了。轻的一部分(阳)便飘动起来,冉冉上升,变成了蓝天;而较重的一部分(阴)则渐渐沉降,变成了大地。

        启示:课文《开天辟地》第二段关于盘古用斧子劈开天地,以及巨石崩裂,微光透进,这三个想象是经不起推敲的。盘古醒来怎么会出现斧子呢?像盘古这样的大神开天辟地难道一定要借助外在的工具吗?天地未开之前是?混沌一团?的,?混沌?两字均是三点水旁,表示天体中充满水气,充分反映了我们古人造字的智慧,暗示了?巨石崩裂?是不可能的。课文交待盘古去世时左眼化为太阳,右眼化为月亮,太阳月亮未诞生之时天体一片漆黑混沌。因此说?一丝微光透了进来?也是不成立的。鉴于此,笔者设计了两种版本的比较阅读,让学生在比较中明确,即使是想象,也应有合理的依据,合乎情理。这一教学设计也是对学生批判性阅读的极好训练,让学生明白:学习应不唯书、不唯师、不唯上,只唯真理。

        例三:古今表达之比较。

        教学《开天辟地》?化生万物?部分,我把古文引入,设计了这样几个教学环节:

        环节一:把散文式语言变成诗歌式语言,出示在PPT 上,师生互读化生万物的语句,如教师读?口中呼出的气?,学生读?变成了风和云?。在师生互读中训练学生有节奏、有高低、有快慢、有强弱的朗读技巧。

        环节二:出示仿写的句式,训练学生的想象能力。

        1.头发和胡子变成了__。

        2.牙齿和骨头变成了__。

        3.就连身上的小虫子,因为风的吹拂,也变成了__。

        环节三:出示古文?化生万物?片段,让学生朗读品味:小古文和现代文比较,你觉得小古文好在哪里?

        化生万物

        首生盘古,垂死化身。气成风云,声为雷霆。左眼为日,右眼为月。四肢五体为四极五岳。血液为江河。筋脉为地里。肌肉为田土。发髭为星辰。皮肤为草木。齿骨为金石。精髓为珠玉。汗流为雨泽。身之诸虫,因风所感,化为黎甿。

        启示:文言文,语约意丰,语词简洁,读来节奏分明,朗朗上口。这样优美的文言我们应有机地渗透,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亲近文言、感受文言、喜爱文言。我设计这样现代文和古文的对比阅读,目的正在于此。

        策略三:好课像登山

        十年前,我曾经写过一篇文章叫《好课像登山》,这是我的?登山理论?。当时也是有感而发。听了好多课,感觉绝大部分课如平地散步,没有设计,没有起伏,没有波澜,学生在课堂上没有发展,没有成长。我甚是焦虑。到底怎样的课堂才是真正好的课堂?我认为,评价一堂课是好还是坏,不是看课堂上有没有新的花样,而是看学生在这堂课堂有没有得到发展。学生的发展、学生的成长是评价一堂课好与坏的硬标准!鉴于此,我认为一堂好课应像登山一样,引领学生步步登高,让学生经历曲径通幽、柳暗花明、拨云见日的过程。如果说登山是身体流汗,那么上课就是让学生大脑流汗,让学生经历山脚、山腰、山峰三重境界的洗礼。

        例一:寻着问题,拾级而上。

        我在教学《天游峰的扫路人》一课时,设计了?问题教学法?,即寻着问题拾级而上,带领学生步步登山。

        环节一:学生在初读课文基础上,提出自己不理解的问题,然后把问题板书到黑板上,并写上自己的名字。我美其名曰?知识产权问题产权?。

        环节二:面对一黑板的问题,让学生筛选出?金问题银问题?。学生经过热烈讨论,筛选出如下三个问题为?金问题?:

        1. 老人在山上每天扫上扫下,为什么说不累呢?

        2. 老人为什么70 多岁了还不退休呢?

        3.作者说:?30 年后,我再来看您!?老人能活到100 岁吗?

        环节三:聚焦这三个问题,逐一讨论,让学生明白热爱生活、热爱劳动、豁达乐观的人才永远年轻,永葆青春。

        启示:问题教学是带领学生拾级而上的好方法,但一般教师是自己设计问题,牵引着学生步步登高。这样的方法比较常用,但牵引的痕迹太重,学生处在被动的地位。这堂课的设计是把提问的权利还给学生,让学生筛选,让学生讨论,教师只在关键处?四两拨千斤画龙点睛?。这样不着痕迹地引领学生层层攀登,峰回路转,直达南天门的高峰,领略那语言和思维的无限风光。

        例二:环环相叠,直达顶峰。

        课堂教学是由一个个环节组成的,如果一个个环节是平面相连,那课堂教学就在一个水平面上,缺乏发展和提升。?登山式?课堂追求立体的教学设计,第一个环节是第二个环节的铺垫,后一个环节是前一个环节的提高和发展。这样环环相叠,逐步登高,直到顶峰。

        我教学《春联》一课就设计了这样登山的教学结构:

        环节一:出示课文中五副对联,在学生读熟的基础上让学生讨论得出对联的四大特点:字数相等、词类相当、平仄相对、意思相联。

        这一环节是教春联的知识。

        环节二:讲述明代神童解缙续对春联?门对千根竹,家藏万卷书?的故事,让学生尝试做当代神童,和解缙比试,能否续补出更好的春联。学生兴趣盎然,跃跃欲试,思维活跃,妙语连珠。

        这一环节是教对春联的能力,尝试对对,运用语言。

        环节三:补充扩展阅读《笠翁对韵》,让学生了解中国汉语博大精深,奥妙无穷。我们祖先为我们创作了这么优美的对韵美文,我们作为汉语言的后人,要好好学习,传承发扬。

        这一环节是教文化,教传统,教积累,为后一步学生尝试对下联做好铺垫。

        环节四:补充教学有关名联,从春联走向对联,让学生视野更开阔,思维向四面八方打开。在学习几副名联的基础上,出示?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 ?,让学生尝试对下联,并且要求学生对出各不相同的下联。

        这一环节是教创造性思维,教创造性运用语言能力。

        环节五:运用本班学生的名字,尝试给每位同学的名字对出下联。

        这一环节是联系生活,联系当下,联系自我,使学生学到的对对子的能力在当下得到运用,让教学充满生活气息和时代风味。

        启示:《春联》一课设计的五个环节,从教知识到教能力,初步尝试;到教文化,教积累;到教对下联,对对子;再到结合姓名对名字,在生活中教语文能力。这真犹如攀登高山,从山脚出发,一路向前向上,披荆斩棘,柳暗花明,峰回路转,直至登上山顶,让学生领略语文学习的无限风光。

        例三:围绕主题,逐步升华。

        我教学自组单元?思乡组诗?时,就采用围绕主题,逐步升华的教学设计,达到了比较理想的效果。

        环节一:学习张籍《秋思》古诗,从?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的细节描写中体会诗人思乡之情。

        环节二:学习柳宗元《与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华亲故》,从?若为化得身千亿,散上峰头望故乡?的奇特想象中品味诗人刻骨铭心的思亲之情。

        环节三:学习闻一多先生的《七子之歌》,从?请叫儿的乳名,叫我一声澳门!母亲!我要回来,母亲!?这样直抒胸臆,炽热真挚的语言中感受诗人的爱国情怀。

        环节四:学习余光中先生的

        《乡愁》,从诗人独特的比喻?乡愁是邮票、船票、坟墓、海峡?及新颖的意象中,品味诗人那含蓄深沉的思国之情。

        启示:思乡、思国是每一个人永恒的情怀,如何让学生在优美的诗文中去感悟、去品悟,需要我们教师精心设计,通过诗文的朗诵、吟唱去理解去感悟去浸染。本课设计两首古诗,重在理解思乡之情;两首现代诗,重在理解思国之念。从思乡到思国,情感不断升华,主题紧密,设计巧妙,达到了很好的情感陶冶、灵魂净化的效果。

语文教学语文教学的路该怎么走?

       肖培东老师的语文课,总是给人一种艺术享受,如观山水写意,如听田野牧歌,如饮明前绿茶,自然淡雅,清香醇厚,怡情养心。读《我就想浅浅地教语文》,读《教育的美好姿态》,读《语文:深深浅浅之间》,无不陶醉其中,流连忘返。肖老师的教学艺术,已有很多名师专家针对具体课例点示品评,无须再言。学习肖老师“用教材教”的高妙之法,是我辈阅读的实用性目的。虽说“教无定法”,具有诗人特质的肖老师的课堂语言、课堂机智也是我们不能学到的,但梳理一下肖老师“用什么教”“怎样教”,对于我们的备课和教学都将大有裨益。读《语文:深深浅浅之间》这本书,我有一个很深刻的感受:肖老师笃定地利用教材中的教学资源,来谱写一曲曲精致动人的语文之歌,就是要让普通一线教师学着借用教材上好语文课。

        教材是依据课程标准编制的、系统反映学科内容的教学用书。教材是课程标准的具体化,是实施课堂教学的主要依据。现行统编教材凝结着大量优秀语文教师、学科专家和编辑们的心血和智慧,其编写理念、编写体例和选文内容受到大家一致好评。对于课堂教学而言,“教材是最好的教学资源,教材中的阅读提示、注释、插图、旁批、思考探究等,既可以作为学习的工具和支架,还可以作为教师教学设计的内容线索、重难点依据和灵感来源。”(潘庆玉教授语)可是,令老师们犯难的是,这些教学资源如果直接拿到课堂中来提问、训练,课堂就变成枯燥乏味的习题讲析,教者口干舌燥,学者昏昏欲睡,语文在学生心目中便要“面目可憎”了。肖培东老师深谙教材编写意图,用深厚的专业学养和精湛的教学艺术,轻捻细拨,精研巧镂,借得教材这一源头活水,化为了语文课堂中的缕缕芳香。

        在统编教材的编写体例中,教读课担负着“教会学生阅读”的任务,是落实单元目标的“地基”课型。教材编者给出多种教学资源:预习提示、课下注释、课文插图、思考探究、积累拓展、读读写写。如何开采这些“富矿”,培塑学生的语言、思维、审美能力和文化素养呢?看肖老师如何设计:

        巧用课文插图 。在《猫》的教学中,肖老师利用插图达成了“训练读法”“初步感知形象”的目标。“猜猜看,这是文中第几只猫?”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兴趣盎然地进入文本,默读、勾画摘录,筛选有效信息,做出自己的判断。“看图辨猫”这一环节,既是有趣的默读训练活动,又是引导学生进入文本的路径,为后面的教学环节做了铺垫。“插图,看似普通,实为文本内容的另一种表达。它为配合课文中的主要人物、情节或景物而制作,是教材中一项重要的助读内容。”

        肖老师是利用课文插图的高手,其设计手法灵活多样。在《老山界》这节教读课中,肖老师两次利用课文插图。第一次,以课文已有插图做教学抓手,带领学生走向核心语段的研读。“这幅插图对应文章哪些语段?编者为什么用这些语段的内容去设计插图?”这一问,引导学生深入研读关键段落,感知老山界的地形地貌,探究红军的长征精神。第二次,在学习完第一幅图后,肖老师借“图”生“图”:“如果让你再为本文配一副插图,你会选择哪个语段画图?”这个问题一下子点燃了课堂,学生再次进入文本,精读文章相关语段,对红军长征的困难以及面对困难时的乐观主义精神有了更深的理解。“由编者提供的插图转向学生心里的插图,巧妙地突破了教学重点,落实了单元训练目标——学习精读,涵泳品味。

        活用“积累拓展” 。《伟大的悲剧》是七下第六单元的教读课文,教学这一课,肖老师首先引导学生关注“预习提示”,让学生用“浏览”这一阅读方法读课文,并概述故事。接着,利用“思考探究”第一题发问:“伟大”在这场悲剧中是如何体现出来的”,引导学生感知人物精神。

        最妙的是,肖老师活用课后的“积累拓展”,让学生品析细节描写。“积累拓展”四摘录了斯科特写给英国公众的绝命书,其中一句是“如果我们能够活下来,我本来想把我的伙伴们坚韧不拔、勇往直前的事迹讲给大家听。”根据这句话,肖老师巧妙地设计了一个读写情境,让学生以“我永远难忘这一幕……”为开头讲出其中一个感人的细节。这样学生再次回到文本中,品读细节描写凸显出的英雄气概,也领悟了全知视角叙述的好处,为感知“传记”这一文体特征蓄足了势。这一活用可谓精巧至极。

        化用“单元提示” 。《紫藤萝瀑布》是文质兼美的经典名篇,名师设计颇多。但肖老师的课堂让人惊艳不已,“以为妙绝”。这篇课文是七下第五单元的第一篇教读课文。这个单元的语文素养目标为:学习托物言志的手法;建议用比较的方法阅读。目标的达成路径,教材给出明确的提示:体会如何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写景状物,寄寓自己的情思,抒发对社会人生的感悟。《紫藤萝瀑布》中作者已经直接写明“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人生感悟,那这一课如何按照单元提示教学生学习“托物言志”这一手法呢?肖老师根据单元学习重点,聚焦研读“我在开花!”要读好这四个字,首先要明白紫藤萝的现在的状态和曾经的遭遇。肖老师让学生在品读了眼前藤萝的繁茂之后,比较阅读了第8段,由藤萝的盛衰变化读懂了紫藤萝的心灵宣——“我”“在”“开”“花”,读出了作者寄寓其中的情思和感悟,学到了作者“寄意于物,用物写人”的写作手法——托物言志。

        梳理肖老师《紫藤萝瀑布》这一课的教学步骤,读全文,关注首尾段---品析“繁盛的藤萝”(景物特点及写景技法)---比读藤萝的现在和过去,由物及人---品读“我在开花”,体悟“托物言志”写法。原本我总以为“比较的阅读方法”适合多文本阅读,在肖老师这一课中,比较阅读是方法和工具,借此体会作者寄寓于事物中的思考和感悟。如果没有这一环节,由“物”到“志”的体悟就没有了桥梁。由上可见,立足单元目标,整合单元提示,融汇成教学设计,是肖老师教给我们的活用教学资源之方法。

        由肖老师的课可以发现,那些精美的教学设计、出彩的课堂活动,大多来源于教材资源。教材就在那里,教学支架就在那里,关键在于我们能不能反复研读,谙熟于心。“满眼生机转化钧,天工人巧日争新”,腾挪调换、取舍整合,这些教学资源便能转化为充满生长力的教学抓手。

        在统编教材“三位一体”的编排体系中,最让一线教师拿捏不准的就是自读课教学。老师们习惯于条分缕析、咬文嚼字的课堂模式,处理教读课似乎“触类旁通”,但是,每个单元中那一半自读课文怎么教学呢?教学用书说,要引导学生运用在教读中获得的阅读经验,自主阅读,进一步强化阅读方法,沉淀为自己的阅读能力。从学生的角度而言,教读课以学“法”(阅读策略、阅读方法),自读课来用“法”。通过什么路径来用呢?针对老师们的这些困惑,肖培东老师近年来对自读课研究颇多,相继推出了多节自读课示范教学,如《走一步,再走一步》《一棵小桃树》《一滴水经过丽江》《美丽的颜色》等,为大家提供了可学习模仿的典型案例。

        阅读肖老师的自读课例,脑海中浮现出《宿新市徐公店(其一)》的诗句“春光都在柳梢头,拣折长条插酒楼”。教材遴选的自读课文,组成语文的曼妙春光。肖老师妙手拣取旁批,带领学生自由徜徉其中。梳理这些自读课教学,窃以为有以下几种借用教材资源引导自读的方法:

        演绎法。? 演绎是由一般原理推演出具体情况下的结论。在这里是指由教材资源生发开去,引导学生自主深入文本,习练阅读方法,学习写作技法,领悟文章主旨。比如《走一步,再走一步》一课,一开始肖老师就引导学生思考,这篇课文编者希望我们怎么学?接着,依据“阅读提示”默读课文,勾画文中标志事件发展和描写“我”不同阶段心理活动的语句,复述故事。需要注意的是,推演的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依照教材资源来训练也不是“一次通过”。在这个环节中,肖老师带领学生以“冒险”部分为例,学着复述故事。然后再让学生运用学到的方法,自主复述“遇险”部分。

        完成复述故事的训练之后,肖老师引导学生关注心理描写的旁批。先找出含有“心理描写”的批注,让学生反复朗读揣摩作者是怎样做到描写细腻、真实的,接着找出另一条关于心理描写的旁批“写外在行为表现,实际在写心理状态”,并由此推演开去,让学生自主阅读,思考“写……实际在写心理状态”。学生发现,写语言、写环境实际也在写心理。 至此,学生借助旁批利用课文对心理描写有了系统的学习,在朗读品析中形成了言语经验。

        杜威在《我们如何思维》中说,演绎过程的最终教育价值如何,就要看它们在多大程度上能成为创立和发展新经验的有效工具。肖老师《走一步,再走一步》利用教材资源引导学生自读的精妙之处,就在于成功运用演绎法,由复述“冒险”到复述“遇险”,由“写动作实际在写心理”到“写语言写环境,实际在写心理”,不停驻于教材资源,而是举一反三,引发学生阅读和思维的不断深入,从而“创立和发展”了学生的自读能力和阅读经验。这一点,是我们学习的关键之处。

        在《周亚夫军细柳》一课中,肖老师兼用演绎法和归纳法引导学生自读。积累重点文言字词后,他让学生关注“思考探究一”,简要复述故事,思考周亚夫“真”在何处?品读了文中直接描写周亚夫的句子后,肖老师让学生结合具体语句说说其他句子有什么用,从而自然过渡到“思考探究二”的归纳中。这是由具体细节联结起来形成一般性结论的过程。语文教学中,探究“怎样写的”“为什么这样写”是两个紧密相连的步骤。而很多老师往往忽略了后者,或者把二者拆裂开来,课堂就少了一分水到渠成的韵味。最能体现肖老师运用“演绎”之妙的是“探究天子之真”的环节。学生分析了周亚夫的“真”、文章写人的技法后,肖老师没有就此止步,他设置了这样一个情境:“周亚夫望着天子离去的那个背影,一定也会像天子赞美他一样,对天子也说上一句赞叹。如果你是周亚夫,你会对这位天子说一句什么话?”引导学生分析天子之“真”。为什么要这样问这样教呢?原来,肖老师要让学生明白,《史记》不但主要人物熠熠生辉,次要人物也写得有光芒,这些都归功于司马迁高超的写人艺术。由此导引到“思考探究四”,激发学生阅读《史记》整本书的兴趣。

        比较法 。自读课文中给出的旁批往往有多个,哪些学生自己能自主解决,哪些对学生把握文本特质更有帮助,需要甄别筛选。七年级的自读教学,筛选工作可以主要由老师掌握。九年级时就可以交给学生来进行。用比较的方法有指向地筛选旁批,是品析语言的过程,也是发展思维的方法。肖老师《溜索》一课是学习借鉴的典例。这一课有七个旁批,其中两个是问题式旁批。肖老师让学生结合旁批自读课文之后,提出问题:“你觉得文中哪个旁批对你这次的阅读是最有价值的?或者说,这篇文章如果没有提供旁批,你在阅读过程中可能就疏忽掉了哪个旁批所指示的内容?”这个问题旨在引导学生对应课文和旁批,在比较中进行筛选和判断,在探究中得出个性化的结论。这是个发散性问题,不同的学生必然会有不同的答案。在交流探讨的过程中,学生通过自己的品读领悟到阅读小说的方法,掌握了这一篇的写作手法。

        接着,肖老师再次让学生比较:“哪一个旁批最能彰显这篇小说的个性?”这是一个归纳性问题。学生讨论之后,关注到批注1、批注2和批注4,涉及小说开头技巧和语言特色。经过比较筛选,学生发现批注2“干净、洗练的语言”最能体现这篇小说的特点。“干净洗练”体现在什么地方呢?学生再次回到文本中,从句式特点、用词特色、人物对话等方面感受阿城小说语言特色——说的少,说的淡,说的轻。这个过程中,肖老师还改动人物对话,让学生与原文进行比较,从而让学生具体而深入地领会到小说风格。

        比较的实质,是引导学生利用旁批读懂文章内容,读出文本特质。运用比较法,比较的目的和指向很关键,肖老师的《溜索》值得我们反复研读。

        自助+导购式。 即学生能解决的问题交给学生自主完成,学生忽视的或者有助于深入理解文本的教材资源,教师要引导学生去思考探究。比如《一颗小桃树》一课,共有五个旁批,其中三个是启发学生思考的问题,可以通过这三个旁批来了解学情。“这三个问题你能解决哪个?”同样是发散性问题,学生在交流中基本完成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主题的初步感知。这是“自助”式学习部分。

        《一颗小桃树》是七下第五单元的自读课文,单元学习的重点是托物言志的写法。如何把“物”和“志”联系起来呢?本文作者的方法是反复描写“物”以寄托深意。提醒学生关注这一写法的是旁批2,所以,肖老师就引导学生去发现”哪个旁批告诉我们读这个文章的方法”,品析小桃树的“没出息”。通过品读词句,学生已然领悟到作者写小桃树的词汇其实都把小桃树当人来写,从而自然过渡到“为什么这样写”的教学环节,写物是为了写人,写树其实是在写“我”,写小桃树经历坎坷终于开花,寄寓了作者自己对梦想的执着追求。这样,在课文旁批的指导下,在自助完成和教师引导下,教学目标达成,学生的自读能力得以习练和提升。

        肖培东老师说:“教师一定要按捺住讲解的欲望,压抑住旁征博引的滔滔不绝,适时退场,根据单元目标和教材意图做出指导,腾出时间交给学生自行阅读,帮助学生顺利完成知识迁移的训练。”我以为,这是自读课教学应该遵循的课堂准则。

        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用教材教”的理念不断深入人心。怎样用教材教?教材中的教学资源是重要抓手。如何利用这些抓手?读完肖培东老师的《语文:深深浅浅之间》,掩卷静思,我想,一方面,我们可以观摩、研读名家课例,向名师学方法;另一方面,我们还要揣摩并迁移名师课堂成功的背后原因:反复素读教材,熟稔教材编排意图和编者提供的资源,尊重学情,遵循语文学习规律。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借得教材这一源头活水,酝酿成自己课堂中的缕缕语文醇香。

孙双金:37年的教学经验告诉我,“教学设计”应该这么做!

       周六周日这两天,有幸参加“安徽省第五届初中语文‘名师优课’成果展示暨走向深度课堂经典观摩课”的学习,收获颇丰。

        两天的不懈学习,一节节精品课,一场场报告,也让我进行了一场场思维的革命,听到了一些先进的理念,对语文教学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这次学习,有以下几点清晰的认识:

        1.语文课堂上,朗读很重要

        中国的语言文字是美的,内涵丰富的,可以用声音来传达这种丰富内涵的。许多难以理解的内容,可以通过朗读来加深理解。比如余光中的《乡愁》,由于是特殊年代、特殊背景下产生的作品,距离学生的距离比较远,生活幸福的他们,没有离开过祖国,更没有与母亲的诀别,任你如何解说,他们都不能理解余光中那种对母亲的思念,对大陆的思念。于是,我在课堂中插入了李进的视频朗读《乡愁》,那如泣如诉的声音,那悲伤的音乐,让学生一下子就进入了情境,许多孩子都被这种“乡愁”打动了,有的孩子甚至再轻声地啜泣。对诗歌的理解难关,自然而然地通过朗读解决了。朗读的力量就是如此强大。

        昨天,苏州名师苗新坤老师富有磁性又略带愁苦的朗读,让孩子们迅速进入了《春望》的情境中,自然推动课对课文的理解。还有浙江特级教师王清老师,教学《走一步,再走一步》,也是通过反复有感情的朗读,让学生体会到“我”的恐惧,同伴的嘲笑,爸爸的沉稳,从而顺利突破了课文的难点。

        2.教学设计前提,充分解读文本

        如果没有充分而准确的文本解读,就不可能有优质的教学设计。如何有效进行文本解读,文本解读到底有没有边界?如何实现文本解读的可操作性,如何让文本解读相对客观?王清老师对此谈了自己的认识。

       的确,一篇文本放到语文老师面前,会呈现出“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解读,这好像没有错,我们也都知道“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但是,是不是因此就可以对文本进行无限制地解读呢?王清老师认为:不可以。

        散文语篇解读,要理解体会,明白作者的写作的意图:告白和倾诉;与自我对话;与TA者对话。

        例如杨绛先生的《老王》,首先我们要追问:杨绛先生写这篇文章的意图是什么?

        1.与老王交流。表达对老王俯视、平视、仰视的愧怍之情。

        2.与自我交流。跟自己的灵魂对话,跟自己的生命对话,这样做不是为了自我标榜,而是为了自我救赎。

        3.与时代对话。杨绛先生在与那个时代所有幸运的人对话,意在唤醒那个时代的良知,唤醒社会的良知:对于自己很不幸的弱势群体,不要太过于刻薄。

        3.教读与自读的关系――“学方法”和“试方法”的关系

        浙江青田县教研室王碧峰老师给我们谈了通便教材“三位一体”如何厘清教读与自读的关系。

       教学设计要有单元整体意识:教读课与自读课,呈现完美的统一关系,而不是各行其政,互不关联。

        教读课上要提炼方法,归纳总结方法。自读课上,要使用训练这些方法。比如《皇帝的新装》和《女娲造人》,这是放在同一单元的一篇教读课和一篇自读课。《皇帝的新装》承担着学方法的使命:学习快速阅读,寻找关键词带动整体阅读等等。而《女娲造人》就可以直接进行测试快速阅读,抓住关键词概括故事内容,理清思路。

        这些有效的语文教学方法和理念,将会慢慢地渗透到我今后的语文教学中,让语文教学之路,走得更加稳健,走得更加顺畅。

体现核心素养的教学设计《合欢树》

       我的收获:向青草更青处漫溯,教师的思维不要停留在表面,要深入。如何深入?在冀教版七年级上

        导语

        到底怎样的课堂才是真正好的课堂?我认为,评价一堂课是好还是坏,不是看课堂上有没有新的花样,而是看学生在这堂课堂有没有得到发展。

        01

        设计,是把一种设想通过合理的规划、周密的计划,通过各种感觉形式传达出来的过程。教学设计,是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学对象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

        教学设计不仅是一门科学,更是一门艺术。 是科学,就要依据课标,依托文本,遵循学生认知规律;是艺术,就要追求教学的最优化,就要张弛有度,疏密有致,一波三折,出人意料,让学生兴趣盎然,乐此不疲,茅塞顿开,豁然开朗。

        怎么让自己的教学具有设计感,具有艺术性呢?我根据自己37 年的教学经验,做一些例谈,以期对青年教师的教学有实实在在的指导作用。

        策略一:思维再向前走一步

        为什么当下许多课堂让人听了感到肤浅乏味? 很重要的一点是教师的思维停留在表面,缺乏深度。 一名优秀的棋手,他走一步要考虑后续的两步、三步,甚至五步、六步。而一位新手下棋,他就只会想一步走一步。我们在教学设计时,也不能停留在一个环节上,而应思考一下,这个环节我能否再往前走一步,让学生的思维走向深入,“向青草更青处漫溯”,让教学泛起思维的涟漪。

        例一:审题再向前走一步。

        我教四年级《开天辟地》是这样设计审题的:

        第一步:先分开板书“天地”,边板书边说:很久很久以前,天地是浑在一起的,后来出了个大神,把“天地”分开了。接着在天和地之前再板书“开辟”两字。然后让学生齐读课题“开天辟地”。

        第二步:本课题目除了读“开天辟地”外,还可以怎么读?

        生:可以读成“开辟天地”。

        师:太聪明了!这是第二种读法。还有第三种读法吗?

        生:可以读成“天地开辟”。

        师:太棒了!这是第三种读法,还有第四种吗?

        生:可以读成“天开地辟”。

        生:可以读成“辟地开天”“辟天开地”“地辟天开”。

        ……

        第三步:仅仅四个字,为什么能有这么多的读法?你有什么发现?

        生:我发现中国汉字很好玩。

        生:我发现这四个字不管怎么组合,意思都差不多。

        师总结:中国汉字充满无穷的魅力,仅“开天辟地”四个汉字,就可以有五六种读法,并且意思都差不多。以后我们在读四字成语时,要多关注字与字的组合搭配,领略汉字词汇的内在魅力。

        启示:一般教师审题都会问:谁开天辟地?怎么开天辟地?开天辟地结果怎样?其实学生读了课文都有答案,以上的审题是伪审题。 审题的作用有的是激发阅读的兴趣,有的是提示阅读重点,有的是提出阅读问题。 喜欢发现、喜欢探索、喜欢新奇,是小学生阅读的普遍心理,因此,教师要围绕语言文字让学生去发现,去探索。

        例二:学词再向前走一步。

        第一步:审题环节结束后,在PPT上出示了 6 个成语———女娲补天,精卫填海,夸父逐日,嫦娥奔月,大禹治水,后羿射日。

        让学生读准确字音。

        第二步:请同学们猜猜看,老师为什么把这6 个成语放在一起呢?

        生:因为它们都是神话。

        师:有眼光,一眼就看出了它们的共同点。还有什么共同之处呢?

        生:它们每一个成语中都有人物:女娲、精卫、夸父、嫦娥、大禹、后羿。

        生:每一个成语后两个字都是讲谁干什么:补天、填海……

        生:6 个成语中第三个字词都是动词:补、填、逐……

        生:老师,我还发现,神话故事都和“天、日、月、海、水”等自然现象有关。

        师总结:是啊,因为远古时代,科学不够发达,人们对自然现象充满了好奇和疑惑,就创想了神话故事,来解释自然现象。这些神话故事充分表达了我们的祖先创造世界、改造世界的美好愿望。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创世神话———《开天辟地》。

        启示:许多教师满足于学习新词的音、形、义,即读准字音,分析字形,理解字义,这样的教学太一般化,没有创意,没有新意。这一组的词语教学设计的创意在于,让学生自己去发现词语之间内在的联系点。有位教育家曾经说过:平庸的教师奉送真理,而优秀的教师让学生发现真理。 一旦教师把发现的权利交给学生,学生就会给你无限的惊喜。 你看学生不仅发现了它们的属类是神话故事,不仅发现6?个成语都是主谓结构,还发现了神话的内在秘密,即远古人类对自然的想象和改造。这是多么可惊叹的发现,这就是教学设计再向前走一步的魅力。

        例三:学句再向前走一步。

        《开天辟地》第一段是这样写的:“传说在很久以前,天和地还没有分开,整个宇宙混沌一团,像个大鸡蛋。”

        我是这样设计教学的:

        第一步:请问同学们,天地未分开之前,宇宙像什么?这是什么句子?把什么比作什么?

        同学们很快回答这是比喻句,是把混沌一团的宇宙比作大鸡蛋。

        第二步:今天,同学们和我们的祖先比比,如果不把它比作大鸡蛋,你能比作什么?

        生:像个大气球。

        生:像个大水球。

        生:像个大泥团、像个大黑洞、像个大鸭蛋。

        ……

        第三步:如果让你选择,你是喜欢同学们的比喻,还是书上的比喻,为什么?

        生:我喜欢“像个大鸡蛋”。因为鸡蛋里有蛋青和蛋黄,也是“混沌一团”。

        生:我也喜欢大鸡蛋,因为鸡蛋里能孵出小鸡,孕育出新的生命。宇宙里也孕育了一个盘古大神。

        第四步,有同学把它比作大鸭蛋、鹅蛋、恐龙蛋,这些蛋不是都比鸡蛋大吗,为什么不把它比作更大的蛋呢?

        生:(思考后)因为鸡蛋我们天天能看到,而其他蛋不是天天能看到。

        至此我总结道:什么是好的比喻句?就是用常见的东西,去比喻没见到过的东西,这样就让人明白易懂。混沌一团的宇宙我们谁都没有见过,但大鸡蛋我们经常见到,说它像大鸡蛋,我们一下子就明白了。你们的大气球、大水球虽然形象,但不能孕育出新的生命,故不如我们祖先的比喻。你看,我们的祖先多么聪明,多么智慧!我们要向祖先学习、致敬!

        启示:教师教学比喻句,一般是让同学们知道什么是本体,什么是喻体即止,很少探讨为什么用这个喻体,而不用别的喻体。思维再向前走一步,就是要追问一下为什么!为什么比作大鸡蛋,不比作大水球、大鸭蛋呢? 一追问,思维就深入一层,教学就进入另一重境界。

        策略二:有比较才有鉴别

        俗话说:“有比较才有鉴别”,“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比较,是鉴别事物的有效方法。语文学习中,比较法是常用的方法。贾岛“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中用“敲”还是用“推”,使“推敲”的一字之比较传诵千古。王安石“春风又绿江南岸”中对“绿”字的推敲比较家喻户晓。语文,讲究的就是咬文嚼字,推敲把玩,正如古人所言“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语不惊人死不休”。

        例一:古诗词之比较。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这首词到底好在哪里呢?我们运用比较的方法让学生品味出语言之美、画面之美和意境之美。

        教师启发学生:如果把“西塞山前白鹭飞”改成“西塞山前乌鸦飞”,好不好?学生马上回答:不好。因为乌鸦不吉利;乌鸦颜色黑黑的,不好看;乌鸦叫声很难听,一点美感都没有。

        教师再次启发:既然大家都不喜欢乌鸦,那我改成“西塞山前喜鹊飞”,好不好?学生思考一会儿回答:好像也不好。喜鹊喳喳喳地叫,好像太吵闹了,和这首词宁静和谐的气氛不协调;喜鹊黑白两色,从色彩上看也不是很美;喜鹊虽然吉祥,但喜鹊的形态不够优雅,美感不够。

        教师再回到词句,问:那“西塞山前白鹭飞”好在哪里呢?

        学生豁然开朗,纷纷抢答:江南有许多鸟,但唯有白鹭鸟更具江南风景的代表性,它体态轻盈,飞姿优美,色彩纯洁,和江南山水融为一体,是典型的江南美景。老师,我明白了,作者在选取景物时,应选取最有代表性、最有美感的景物,这样才能把江南春天的美景充分表达出来。

        教师为了强化学生的认知,继续让学生用比较法品味词句,问道:“桃花流水鳜鱼肥”可以更改吗?

        有的说,我可以改成“梨花流水鳜鱼肥”。但马上就有学生反驳:梨花是白色的,如果改成梨花,色彩上就和白鹭一样,缺少了色彩的对比。有学生说,那可以改成“杏花流水鳜鱼肥”吗?马上有学生接着说:好像也不可以,杏花虽然色彩鲜艳,但星星点点,不是一大片一大片的。还有的学生说:不可以。从音律上讲,“桃花”是两个平声,而“杏花”是一个仄声、一个平声,读起来不好听。

        教师看看火候已到,顺势总结道:

        是啊,“桃花流水鳜鱼肥”,从色彩上看,桃红与白鹭,青山与绿水,色彩鲜艳明丽,和谐悦目,好一派江南春景。从声律上讲,“桃花流水鳜鱼肥”,平平仄仄仄平平,抑扬顿挫,和谐动听。再点缀上钓鱼人的青箬笠,绿蓑衣,那更是色彩丰富,美不胜收。这就是词人精心选取美景,悉心提炼文辞的美妙之处。

        启示:能否品味、咀嚼、欣赏语言,是语言能力高低的重要标志,也可称为语感。“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大家都认为是美的语言,但美在哪里呢?缺乏语文核心素养的人就很少能讲出子丑寅卯来。遇到这种场合,运用比较法是十分有效的办法。 当然,语文比较法更多的是比较语言,推敲语言,从语词表达的意思、情趣、色彩、音律、意境、美感等方面去鉴别,去品味,去欣赏。 长此以往,学生的语言素养越来越丰厚,学生的语感一定会越来越敏锐。

        例二:不同版本之比较。

        《开天辟地》第二段是故事的重点段,我在教学这一段时设计了这么几个环节:

        环节一:请找出这一段中你认为最神奇的一句话,并说说理由。

        环节二:你对这一段有疑问吗?请提出你的问题。此问题一出,犹如一石激起千层浪,孩子们提出三大问题:

        ①为什么盘古醒来就发现身边有斧子和凿子?斧子和凿子是哪里来的?

        ②为什么大鸡蛋裂开后一丝微光透了进来,光是哪里来的?

        ③课文中写盘古挥动斧子凿子猛劈猛凿,巨石崩裂,请问巨石是哪里来的?

        环节三:我出示《开天辟地》另一版本的故事,让学生比较阅读,然后问学生:这一版本的故事中有斧子吗?有光吗?有巨石吗?

        开天辟地

        万物之初,一只鸡蛋包含着整个宇宙。鸡蛋里是一片混沌,漆黑一团,没有天地,没有日月星辰,更没有人类生存。可是,在这片混沌黑暗之中,却孕育了创造世界的盘古。

        盘古在这只大鸡蛋里孕育成人以后,睡了一万八千年才醒了过来。这时,他发现他生活在黑暗混沌的大鸡蛋里,心里憋闷得慌,浑身像被绳子束缚一样很难受,又看不见一丝光明,于是,他决心舒展一下筋骨,捅破这个大鸡蛋。

        盘古胳膊一伸,腿脚一蹬,大鸡蛋就被撑碎了。可是,他睁大眼睛一看,上下左右,四面八方,依然是漆黑一团、混沌难分。盘古急了,抡起拳头就砸,抬起脚就踢。盘古的胳膊腿脚,又粗又大,像铁打的一样。他这一踢一打呀,凝聚了一万八千年的混沌黑暗,都被踢打得稀里哗啦乱动。盘古三晃荡、两晃荡,紧紧缠住盘古的混沌黑暗,就慢慢地分离了。轻的一部分(阳)便飘动起来,冉冉上升,变成了蓝天;而较重的一部分(阴)则渐渐沉降,变成了大地。

        启示:课文《开天辟地》第二段关于盘古用斧子劈开天地,以及巨石崩裂,微光透进,这三个想象是经不起推敲的。盘古醒来怎么会出现斧子呢?像盘古这样的大神开天辟地难道一定要借助外在的工具吗?天地未开之前是“混沌一团”的,“混沌”两字均是三点水旁,表示天体中充满水气,充分反映了我们古人造字的智慧,暗示了“巨石崩裂”是不可能的。课文交待盘古去世时左眼化为太阳,右眼化为月亮,太阳月亮未诞生之时天体一片漆黑混沌。因此说“一丝微光透了进来”也是不成立的。 鉴于此,笔者设计了两种版本的比较阅读,让学生在比较中明确,即使是想象,也应有合理的依据,合乎情理。 这一教学设计也是对学生批判性阅读的极好训练,让学生明白:学习应不唯书、不唯师、不唯上,只唯真理。

        例三:古今表达之比较。

        教学《开天辟地》“化生万物”部分,我把古文引入,设计了这样几个教学环节:

        环节一:把散文式语言变成诗歌式语言,出示在PPT 上,师生互读化生万物的语句,如教师读“口中呼出的气”,学生读“变成了风和云”。在师生互读中训练学生有节奏、有高低、有快慢、有强弱的朗读技巧。

        环节二:出示仿写的句式,训练学生的想象能力。

        1.头发和胡子变成了__。

        2.牙齿和骨头变成了__。

        3.就连身上的小虫子,因为风的吹拂,也变成了__。

        环节三:出示古文“化生万物”片段,让学生朗读品味:小古文和现代文比较,你觉得小古文好在哪里?

        化生万物

        首生盘古,垂死化身。气成风云,声为雷霆。左眼为日,右眼为月。四肢五体为四极五岳。血液为江河。筋脉为地里。肌肉为田土。发髭为星辰。皮肤为草木。齿骨为金石。精髓为珠玉。汗流为雨泽。身之诸虫,因风所感,化为黎甿。

        启示:文言文,语约意丰,语词简洁,读来节奏分明,朗朗上口。这样优美的文言我们应有机地渗透,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亲近文言、感受文言、喜爱文言。我设计这样现代文和古文的对比阅读,目的正在于此。

        策略三:好课像登山

        十年前,我曾经写过一篇文章叫《好课像登山》,这是我的“登山理论”。当时也是有感而发。听了好多课,感觉绝大部分课如平地散步,没有设计,没有起伏,没有波澜,学生在课堂上没有发展,没有成长。我甚是焦虑。 到底怎样的课堂才是真正好的课堂?我认为,评价一堂课是好还是坏,不是看课堂上有没有新的花样,而是看学生在这堂课堂有没有得到发展。 学生的发展、学生的成长是评价一堂课好与坏的硬标准!鉴于此,我认为一堂好课应像登山一样,引领学生步步登高,让学生经历曲径通幽、柳暗花明、拨云见日的过程。如果说登山是身体流汗,那么上课就是让学生大脑流汗,让学生经历山脚、山腰、山峰三重境界的洗礼。

        例一:寻着问题,拾级而上。

        我在教学《天游峰的扫路人》一课时,设计了“问题教学法”,即寻着问题拾级而上,带领学生步步登山。

        环节一:学生在初读课文基础上,提出自己不理解的问题,然后把问题板书到黑板上,并写上自己的名字。我美其名曰“知识产权”“问题产权”。

        环节二:面对一黑板的问题,让学生筛选出“金问题”“银问题”。学生经过热烈讨论,筛选出如下三个问题为“金问题”:

        1. 老人在山上每天扫上扫下,为什么说不累呢?

        2. 老人为什么70 多岁了还不退休呢?

        3.作者说:“30 年后,我再来看您!”老人能活到100 岁吗?

        环节三:聚焦这三个问题,逐一讨论,让学生明白热爱生活、热爱劳动、豁达乐观的人才永远年轻,永葆青春。

        启示:问题教学是带领学生拾级而上的好方法,但一般教师是自己设计问题,牵引着学生步步登高。这样的方法比较常用,但牵引的痕迹太重,学生处在被动的地位。 这堂课的设计是把提问的权利还给学生,让学生筛选,让学生讨论,教师只在关键处“四两拨千斤”“画龙点睛”。 这样不着痕迹地引领学生层层攀登,峰回路转,直达南天门的高峰,领略那语言和思维的无限风光。

        例二:环环相叠,直达顶峰。

        课堂教学是由一个个环节组成的,如果一个个环节是平面相连,那课堂教学就在一个水平面上,缺乏发展和提升。“登山式”课堂追求立体的教学设计,第一个环节是第二个环节的铺垫,后一个环节是前一个环节的提高和发展。这样环环相叠,逐步登高,直到顶峰。

        我教学《春联》一课就设计了这样登山的教学结构:

        环节一:出示课文中五副对联,在学生读熟的基础上让学生讨论得出对联的四大特点:字数相等、词类相当、平仄相对、意思相联。

        ——这一环节是教春联的知识。

        环节二:讲述明代神童解缙续对春联“门对千根竹,家藏万卷书”的故事,让学生尝试做当代神童,和解缙比试,能否续补出更好的春联。学生兴趣盎然,跃跃欲试,思维活跃,妙语连珠。

        ——这一环节是教对春联的能力,尝试对对,运用语言。

        环节三:补充扩展阅读《笠翁对韵》,让学生了解中国汉语博大精深,奥妙无穷。我们祖先为我们创作了这么优美的对韵美文,我们作为汉语言的后人,要好好学习,传承发扬。

        ——这一环节是教文化,教传统,教积累,为后一步学生尝试对下联做好铺垫。

        环节四:补充教学有关名联,从春联走向对联,让学生视野更开阔,思维向四面八方打开。在学习几副名联的基础上,出示“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 ”,让学生尝试对下联,并且要求学生对出各不相同的下联。

        ——这一环节是教创造性思维,教创造性运用语言能力。

        环节五:运用本班学生的名字,尝试给每位同学的名字对出下联。

        ——这一环节是联系生活,联系当下,联系自我,使学生学到的对对子的能力在当下得到运用,让教学充满生活气息和时代风味。

        启示:《春联》一课设计的五个环节,从教知识到教能力,初步尝试;到教文化,教积累;到教对下联,对对子;再到结合姓名对名字,在生活中教语文能力。 这真犹如攀登高山,从山脚出发,一路向前向上,披荆斩棘,柳暗花明,峰回路转,直至登上山顶,让学生领略语文学习的无限风光。

        例三:围绕主题,逐步升华。

        我教学自组单元“思乡组诗”时,就采用围绕主题,逐步升华的教学设计,达到了比较理想的效果。

        环节一:学习张籍《秋思》古诗,从“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的细节描写中体会诗人思乡之情。

        环节二:学习柳宗元《与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华亲故》,从“若为化得身千亿,散上峰头望故乡”的奇特想象中品味诗人刻骨铭心的思亲之情。

        环节三:学习闻一多先生的《七子之歌》,从“请叫儿的乳名,叫我一声澳门!母亲!我要回来,母亲!”这样直抒胸臆,炽热真挚的语言中感受诗人的爱国情怀。

        环节四:学习余光中先生的

        《乡愁》,从诗人独特的比喻——“乡愁是邮票、船票、坟墓、海峡”及新颖的意象中,品味诗人那含蓄深沉的思国之情。

        启示:思乡、思国是每一个人永恒的情怀,如何让学生在优美的诗文中去感悟、去品悟,需要我们教师精心设计,通过诗文的朗诵、吟唱去理解去感悟去浸染。本课设计两首古诗,重在理解思乡之情;两首现代诗,重在理解思国之念。从思乡到思国,情感不断升华,主题紧密,设计巧妙,达到了很好的情感陶冶、灵魂净化的效果。

初一语文第一课<<在山的那边>>里的枯干是什么意思?

        ?

        一、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

        1.以学生为本,学生是学习的主体。阅读教学只有体现以学生为本的理念,才能切实有效地提升每个学生的语文素养。要重视从学情出发设计教学,解决学生阅读学习中的问题,从学生的学业表现给学生以具体的指导,让学生学有所得。

        ?

        2.课标指出,要注重个性化的阅读,充分调动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获得独特的感受和体验。《合欢树》是作者史铁生抒写母爱的散文,每个学生在解读时会获得不同的情感体验。

        ?

        课标在选修课程?诗歌散文?中要求?学习鉴赏诗歌、散文的基本方法,初步把握中外诗歌、散文各自的艺术特性,注意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发现作品意蕴,不断获得新的阅读体验?。对本课来说,?以小见大?手法是一个很重要的特点。

        ?

        3.《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提出?变革学习方式?。网络教学是变革学习方式的一种尝试,它可以实现学生真实参与课堂。

        ?

        二、教学背景分析

        ?

        1.本课在教材中的地位

        ?

        《合欢树》这篇文章选自高中语文选修《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散文部分第三单元。这个单元的三篇文章都用了?以小见大?的写法。

        ?

        《合欢树》是写母爱的文章,文章前六段写作者十岁、二十岁、三十岁时与母亲的事情,根本没写合欢树,直到作者获奖后回想母亲时才开始写合欢树。作者一直不愿意去母亲住过的小院,直到邻居偶然提到?你妈种的那棵合欢树今年开花了!我心里一阵抖?,这才开始写合欢树。这里隐含着一个心理学现象:弗洛伊德提出的防卫机制中的转移。转移是指原先对某些对象的情感、欲望或态度,因某种原因(如不合社会规范或具有危险性或不为自我意识所允许等)无法向其对象直接表现,而把它转移到一个较安全、较为大家所接受的对象身上,以减轻自己心理上的焦虑。当年母亲去世时,作者悲痛至极,从此以后不愿再去触碰到这段感情,因为无法面对,再次面对时必须要找一个感情替代物,这个替代物应该是双方共有的,这样,作者选择了合欢树,把对母亲最深切的思念、转移到合欢树上。而且由此得出了人类普通的情感体验?悲伤也成享受?。这些内容对于学生来讲,理解难度极大。

        ?

        2.学生情况

        ?

        (1)学生之前也学过运用?以小见大?手法的文章,如莫怀戚的《散步》、美国作家莫顿?亨特的《走一步,再走一步》、宗璞的〈紫藤萝瀑布》、朱自清的《背影》,但学生对什么是?以小见大?的写法,?以小见大?的写法在文章中怎么呈现,?小?与?大?之间如何建立起联系,怎么在自己的写作中用到?以小见大?的手法,全都不清楚。也正因为不清楚,所以在理解这篇文章时,不能走人作者的话语体系中感受作者要表达的母爱。

        ?

        (2)高二学生虽然每天都会感受到母亲对其关心与照顾,但学生对母爱的体验更多的是母亲应该爱我,我得到母爱是天经地义的事,很少有人思考什么样的母爱是真正的母爱。所以尽管学生在初读文章时都知道文章在写母爱,但学生理解的母爱与作者要表达的母爱相距甚远。

        ?

        3.前期教学状况、问题及对策

        ?

        学生读了课文,写了初读感受,提出了阅读中遇到的问题。教师阅读学生提交的初读感受之后,发现学生普遍认为本文表达的是作者对母亲的思念之情,所以布置学生对文章内容做整体感知。

        ?

        4.教学方式说明

        ?

        结合学生的初读感受和学生的问题设计教学,主要采用言语活动的方式解决学生的问题,在学生独立阅读与写作的过程中实现本课的教学目标。教学时采用教师本人设计的网络教学平台,歌华有线数字媒体有限公司提供技术支持。

        ?

        三、教学目标设计

        ?

        1.学习?以小见大?的手法

        ?

        ?以小见大?的写作手法是散文的一个很重要的艺术特点,也是散文的鉴赏方法之一。

        ?

        2.用微写作的方式内化?以小见大?的写法

        ?

        在阅读的基础上,用微写作的方式写出自己的理解,这是知识内化为能力的一种方法,也是这节课的教学重点。

        ?

        3.深入理解母爱的内涵

        ?

        在言语活动中懂?理?。当孩子处于人生困境时,得到母爱是幸福的;孩子在困境中的成长是感恩母爱的表现。这是这节课的教学难点。

        ?

        四、教学过程设计

        ?

        1.教学流程

        ?

        (1)以初读感受和学生问题导人。

        ?

        (2)学生言语活动。

        ?

        活动一:文章以写人记事为主,以写树为辅,可又取名?合欢树?,你觉得合适吗?

        ?

        活动二:文中说?悲伤也成享受?,作者为什么这样说?请联系你的阅读体验或生活经历,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不少于200字。

        ?

        (3)微课:以小见大。

        ?

        (4)布置作业。

        ?

        请选择你熟悉的小物件、小事、小场景,用?以小见大?的写法写一篇文章,不少于800字

        ?

        五、学习效果评价设计

        ?

        ?1.评价方式

        ?

        学生跟帖,学生互评,教师点评。

        ?

        2.评价量规

        ?

        问题一:文章以写人记事为主,以写树为辅,可又取名?合欢树?,你觉得合适吗?

        ?

        评价标准:

        ?

        (1)合欢树出现在全文的第七段,概括前六段写什么?思考这些内容与合欢树有什么关系。

        ?

        (2)合欢树与母亲有什么关系?从文中写合欢树的段落去思考。

        ?

        (3)合欢树与我有什么关系?看写我与合欢树的段落。

        ?

        (4)合欢树代表什么?

        ?

        问题二:文中说?悲伤也成享受?,作者为什么这样说?请联系你的阅读体验或生活经历,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不少于200字。

        ?

        评价标准:

        ?

        (1)用你自己的话解释这句话的意思。

        ?

        (2)写出原因,并结合文本分析。

        ?

        (3)从你的阅读体验或生活经历举出相应的例子。

        ?

        (4)从?悲伤?享受?里选择一个去分析。

        ?

        (5)用举例分析法、假设分析法、因果分析法或对比分析法围绕这句话分析。

        ?

        (6)概括出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

        (7)语言通顺,表意清晰。

        ?

        3.学生学习效果的分析

        ?

        从学生在课上的表现来看,学生对这种学习方式还是能接受的。从学生回答问题的质量看,几乎是全体学生都对这种学习方式持赞赏态度,因为帮助学生解决了阅读难点,也知道了难点解决的方法。

        ?

        学生学过很多?以小见大?的文章,这次课上对?小?与?大?如何建立起联系有了些许的认识。

        ?

        在言语活动中让学生懂得:当孩子处于人生困境时,得到母爱是幸福的,而孩子在困境中的成长是感恩母爱的表现。这样的母爱学生理解起来有难度,但是在教师的带领下,学生还是能跟上教师设计的学xxx度,学生感到学到实在的解读文章的方法。

        ?

        4教师自身教学效果的评价分析

        ?

        教学的切入点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教学解决的是学生阅读学习中的问题,教师帮学生列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及评价标准,学生在课堂上自己去解决问题。当学生解决问题有困难时,教师再从知识能力层面帮助学生解决问题。学生的听讲状态和大脑的思维参与度比较高,基本实现了学生真实参与课堂,教学目标的设定基本实现了。给学生充分的学习的时间和互相评价的时间,学生学习效率较高。

        ?

        六、教学设计特色说明及课后反思

        ?

        1.网络呈现真实学情,教学设计基于学情

        ?

        我设计的网络阅读教学平台,有一个栏目是?外化学情?,要求学生把在阅读中的问题提出来。这样,每一个学生的问题都传到教师主机上,教师用网络广播的方式让全班学生都能看到大家提的问题,教师把学生提的问题归结为两个核心问题,作为本课教学的重难点。在解决学生学习问题的过程中,教师只是给学生提供思路,给学生充分的独立学习的时间,这是基于学情的教学设计。

        ?

        2.采用网络教学,尊重每一个学生

        ?

        学生思考问题后,要求学生把自己的思考结果输入到相应的学习页面上,完成后点保存提交按钮即可把学业表现传到教师机上。学生在课上学习的痕迹被记录下来,这样每一个学生都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每一个学生在课堂上都有所收获。虽然教师只对几个学生做了点评,但教师在课下可以把学生的学业表现调出来一个个批阅,这样教师可以知道每一个学生学习中的问题并给予适合学生的指导。这样既尊重了每个学生的付出,又针对每一个学生做了具体的指导。

        ?

        3.微课的使用

        ?

        ?以小见大?的手法,?小?与?大?如何联系起来是学生理解的难点。用微课的形式,把学生理解的难点可视化。微课上的配乐很快地把学生带入学习的情境中,很自然地就把学生引入作者的话语体系中。

        ?

        4.同伴评,教师评

        ?

        学生写出来的东西,同伴评价,教师在学生评价时给出评价标准。学生根据评价标准评价其他同学写的东西,同伴能从语言表达及?意是否准确上做出相对合理地判断,有些内容学生判断不准,即是学生理解的难点。就本课来讲,学生评价出现偏差的都是对?以小见大?手法的理解不准所致,这时教师再讲,针对性强,效果明显。教师在课上就是帮助学生学习的引导者。

        ?

        这个教学设计体现了?以学生为本?的理念,以学情作为教学起点,重视思路设计;用网络教学平台让每一个学生参与课堂活动;采用了微课的形式,体现了评价主体多元化的理念,每一个学生在课上都有所得。

        ?

        七、评析

        ?

        1.本课的教学具有很好的针对性、实效性。

        ?

        《合欢树》是作家史铁生的经典之作,也是一篇不容易理解的散文作品。主要困难就在于作者对母爱的理解是含蓄、独特、深刻的,超出了一般学生的生活经验和阅读经验所能达到的高度。上课之初,柴老师没有像很多老师那样仅凭经验推测学生的学习问题和情感障碍,而是布置学生自己写初读感受,在课上展示、自读,全面、准确、具体地掌握学情,从中准确把握住本课教学的两个关键问题,也是看似矛盾、不好理解的两个问题:第一,文章以写人记事为主,以写树为辅,可又取名?合欢树?,是否矛盾;第二,文中说?悲伤也成享受?,作者为什么这样说。通过准确把握学生情况,深入分析文本内涵,借助?以小见大?的写作手法,以及教师对合欢树意象的深入、独到的分析,帮助学生理解了本文深刻、丰富的内涵恒久而深厚的母爱,也从这样一篇优秀的散文名作中体验到了独特、丰富、感人至深的情感世界。

        ?

        不过,对于《合欢树》这样一篇优秀的文学作品而言,仅仅理解、认识还不够。根据新课程的要求,高中语文教师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和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柴荣老师这节《合欢树》阅读课的另一个突出特点,就在于重视学生真实、独特的情感体验。借助网络教学平台让每一个学生参与课堂活动,学生在网络研讨的状态中学习,拥有了更高的话语权,学习态度积极,兴趣高涨,容易树立真正的主体意识;同时,教师也更容易知道每一个学生学习中的问题并给予适合学生的指导。新课程所要求的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读者与文本之间的对话变得真实而有效。这样,柴老师合理发挥了网络教学平台在现实课堂中的突出优势,也较好地解决了文学作品教学中缺少学生独立阅读、独特体验的常见问题。

        ?

        2.教师在教学中展示出很好的文本细读能力。

        ?

        在学习《合欢树》这篇散文的障碍中,?合欢树?与母爱的关系是最大的难点。柴老师深入分析了作者的心理活动(?转移?的心理学意义),合乎情理地阐释了合欢树作为作者情感替代物的意义,可谓切中肯綮。这一分析过程,显示出语文教师独立钻研文本、透彻理解文本的重要能力。

        ?

        另外,找到?以小见大?这一写作手法帮助学生理解文本,说明教师善于归纳分析文本特点,进而化难为易,高效地解决实际问题。所谓?以小见大?,就是在写作中选取细微的个性鲜明的事物,通过具体的叙述、生动的描写,揭示社会生活中某一方面深刻的本质,给人以认识、教育、启迪和趣味。母亲当年看似不经意间种下的合欢树,文中成为作者仅存于想象之中的形象,同时也是一个陌生的婴儿反复凝视的对象。这看似闲笔的合欢树影,正如朱自清笔下父亲吃力地攀爬月台的一个背影,非常细微但形象鲜明,传达出形象背后深深的爱,非常感人,又意蕴无穷。因此,对本课而言,?以小见大?既是一种需要掌握的写作手法,又是理解本文的巧妙支架,柴老师以此解决理解课文的难点,可谓一举两得。

       王家新虽然无太多佳作,但这部《在山的那边》足以让她成为为数不多的可以被选入语文课本的作家之一《在山的那边》取象于群山和大海,表达了一种信念、一个哲理,启示人们要实现远大的理想,必须百折不挠,坚持奋斗。“山”与“海”两个富有象征意义的相对形象把诗人的哲理感悟转化成了具体而又实在的人生不断追求的过程。

       第一层:写作者童年时对海的向往、追求而不得结果后的失望、沮丧之情。一

       小时候,我常伏在窗口痴想

       ——山那边是什么呢?

       妈妈给我说过:海

       哦,山那边是海吗?

       于是,怀着一种隐秘的想望

       有一天我终于爬上了那个山顶

       可是,我却几乎是哭着回来了

       一一在山的那边,依然是山

       山那边的山啊,铁青着脸

       给我的幻想打字一个零分!

       妈妈,那个海呢?

       二

       在山的那边,是海!

       是用信念凝成的海

       今天啊,我竟没想到

       一颗从小飘来的种子

       却在我的心中扎下了深根

       是的,我曾一次又一次地失望过

       当我爬上那一座座诱惑着我的山顶

       但我又一次鼓起信心向前走去

       因为我听到海依然在远方为我喧腾

       ——那雪白的海潮啊,夜夜奔来

       一次次漫湿了我枯干的心灵……

       在山的那边,是海吗?

       是的!人们啊,请相信一一

       在不停地翻过无数座山后

       在一次次地战胜失望之后

       你终会攀上这样一座山顶

       而在这座山的那边,就是海呀

       是一个全新的世界

       在一瞬间照亮你的眼睛……

       一、作者简介

       王家新,1957年生于湖北均县(现在丹江口市)。1978年入武汉大学中文系读书。1982年毕业,分配到湖北郧阳师专任教。1985年借调到北京《诗刊》社从事编辑工作,1990年离开。1992年去英国。1994年归国,在北京教育学院中文系从事教学工作。出版的诗集有《纪念》(1985年)、《游动悬崖》(1997)等。

       二、山那边的海——关于《在山的那边》(王家新)

       《在山的那边》是我在二十多年前写下的一首诗,那时我还是一个从边远山区来到大学校园不久的大学生。因此,对我来说,重读这首诗,犹如翻开封存多年的老相册,重又看到了那个不无稚气、却让人感叹和怀念的早年的我。

       显然,《在山的那边》起源于童年经验。我生于湖北西北部山区的武当山下,父母为中小学老师,从小随着父母的工作调动,在五六个地方生活过,但一直没有走出山里的世界。世界对于幼年的我来说,就是放学后一片寂静的校园、山川中那道清澈的河流以及环抱着这一切的无言的群山。

       而我偏偏又是一个耽于幻想、对外面的世界充满了强烈的好奇心的少年。诗的开头两句,正是我“小时候”的真实写照。我想几乎在每一个人的童年和少年时期都有一些“隐秘的想望”,而诗中的这种对“山那边”的遥望和幻想,构成了我小时候特有的秘密——在今天看来,它还隐秘地影响到我的一生。

       但是,仅仅如此,还不足以构成一首诗,于是,“海”在我的生活中并最终在这首诗中出现了。“海”的出现,恰好与“山”形成了对应。显现出一种诗的结构。这里的“山”与“海”,可以从隐喻的意义上来读解:山,一个实际生活的世界,封闭、灰暗、压抑;海,一个想像性的世界,开阔、光亮、自由。海,是山川陆地的结束,另一个世界的开始。海,从古到今,都是对人的自由天性、对人的想像力的召唤。而这些含义,在我年幼时都不可能意识到。我只是凭借着我那耽于幻想的天性在遥望山的那边,在想像海的那一片蓝色。

       然而,正如人们所知,这种对另一个世界的幻想,在现实生活中是最易受到挫折的。可以说,任何“不务实际”的幻想,在“铁青着脸”的现实面前,都有它破灭的一天。我在自己的青少年时期一再经历过这样的让人的内心深受刺痛的时候。然而,不可思议的是,幻想受挫,但那种理想主义的精神却在生命中扎下了根来——它因在现实环境中受挫变得更为内在、也更为倔强了!诗的第二节所主要揭示的,就是这种对“海”的信念。也许是由于不屈的天性,也许是我在上初中时读到的一句格言“只要沿着江河走,就一定能发现大海”,给了我这种信念。而这时的“海”——这个童年时的梦也被提升到整个人生的层面来重新理解,它已和第一节中的海有所不同,它已具有某种人生理想的象征色彩了。“是的,我曾一次又一次地失望过/当我爬上那一座又一座诱惑着我的山顶”,也许任何理想都是一个诱惑的圈套,任何理想都可望而不可即,然而正是在这艰难曲折的求索过程中,人生被提升和充实,人生被赋予了希望和意义,“那雪白的海潮啊,夜夜奔来/一次次漫湿了我枯干的心灵……”

       命运就这样造就了我们这样一代。我们这一代,生于五六十年代,从小受的是理想主义教育,经历过“文革”和上山下乡,在“文革”结束后又来到大学校园,有人称我们为理想主义的一代,又有人称我们为幻灭的一代。理想主义培养了我们的幻想和精神气质,但我们也是为“理想”的虚妄付出过最惨重的代价的一代。在我的同代人中,有许多人历尽磨难而依然保持着理想主义的精神,但也有许多人到后来心如死灰,变得非常迷惘。正是基于对同代人的这种了解,我在这首诗的后来这样写道:“朋友啊,请相信——”。这是对我的同代人讲话,但同时也是对我自身的激励:相信人生存在着一种更高的境界,相信在翻过无数座山后终会攀上这样一个峰顶,相信在历尽磨难后那“最终的海”终会照亮我们的眼睛和生命……

       今天重读这首诗,我当然感到了它在艺术上的稚气,因为诗歌指给我们的道路,其漫长和艰辛,都远远超出了我在年轻时的想像。在实际生活中,虽然我已无数次地见过我在童年时所向往的海,但是我心目中的那个“海”依然遥不可即。那么,对于现在的我,什么才是最重要的呢?依然是“信念”。如果我不能在一个更高的层面上重新达到这种肯定,那就很难设想我在以后的生活中还会坚持下去。重读《在山的那边》,并遥望童年的方向,我再次感到了这一点。

       三、《在山的那边》导读(赵寻)

       《在山的那边》述说的,显然与他自童年起就一直伴随他的挫折经验以及在这种挫折中他的日见深沉的感悟和信念有关。然而,诗歌是一种特殊的艺术,它要求诗人用“形象”而非简单的、概念化的语言来处理他所反复体会的痛苦、激情、信仰和经验。王家新没有像很多人一样把他在生活中所遭受的折磨变成一种愤懑的喧嚣,而是从中体验出所有的理想的破灭之苦,并把它转化成一种以“山”与“海”的对立为基本模式的沉思诗意。

       从表面上来说,“山那边还是山”这样的发现,自然不过是“山那边是海”一类幼稚幻想的破灭。然而,“山”在诗中,是阻碍诗人通向他无比向往的“大海”的一个屏障,是一种阻碍他梦想实现的现实存在。所以,这种挫折也就喻示了诗人生活中所有的伤痛和失败,它超越了具体的生活经历而成为一种普遍性的情感经验的象征。

       与之相对应,“海”则是那种永远呼唤着我们出发的诱人的愿望的象征:“在山的那边,是海/是用信念凝成的海”;“那雪白的海潮啊,夜夜奔来/一次次漫湿了我枯干的心灵”。诗人相信,“你终会攀上这样一座山顶/而在这座山的那边,就是海呀”;这“海”,“是一个全新的世界/在一瞬间照亮你的眼睛”!

       从一般的意义上来讲,“山”与“海”的对立,往往是一种无法打破的对立,正如另外一位诗人在《山民》中所说,“他想,这辈子是走不出这里的群山了/海是有的,但十分遥远/所以没等他走到那里/就会死在半路上/死在山中”。可是,在王家新的这首诗中,“山”与“海”的对立,“山”对“海”的隔绝,因为一个“一次又一次失望”却一次又一次攀登,不停地翻越群山去追寻大海的倔强的“孩子(我)”的出现,而告克服。这“孩子”可以说正是那不屈的“信念”本身。这个山与海之间的“追梦者”,体现了我们内心“隐秘的想望”,更体现了一代人在现实的重重磨难与对理想的苦苦坚持之间的精神历程。

       在艺术上,《在山的那边》看似线条单纯,却又波澜迭出,紧扣人心。诗人富有坚韧的信念,但他的语调并不总是高亢的。他没有回避生活的真实,在诗歌的第一部分,他甚至以一个孩子的语调这样写道:“有一天我终于爬上了那个山顶/可是,我却几乎是哭着回来了/——在山的那边,仍然是山/山那边的山啊,铁青着脸/给我的幻想打了一个零分”。这些从负面描写的挫折感,反过来从感官和情绪上增进了“山/海”对立的真实性,使诗歌得以在一种强有力的冲突中,饱满地完成了最后的“海”对“山”的逆转。同时,这种情感的起落,也使全诗获得了一种恰当

       第二层:写作者成年后对翻山看海之后的感悟,以及对理想的坚定信念。

       《走一步、再走一步》写的是由童年时一次“脱险”的经历而感悟到的生活哲理。在人生道路上,艰难险阻并不可怕,大困难可以化整为零,化难为易,“走一步、再走一步”,定能战胜一切困难。

       第一部分(开头—“不能动弹”):写作者冒险登上悬崖面临的困境。

       第二部分(“暮色苍茫”—“这是我永远忘不了的经历”):写作者在父亲的鼓励下勇敢实践,脱离困境的经过。

       第三部分(结尾一段):写作者的感悟:在人生道路上,不管面对怎样的艰难险阻,只要把大困难分解成小困难,一个个认真解决,小困难终将战胜大困难,赢得最后胜利。

       这篇课文在写法的主要特点:(1)选材典型,以小见大;(2)记叙周密,巧设伏笔;(3)善于运用心理描写,人物形象生动;(4)运用对比,深化主题。

       三、难点知识剖析

       1、怎样理解“山那边的山啊,铁青着脸,给我的幻想打了一个零分!”

       “铁青着脸”是拟人手法。是“我”心情沮丧时的主观感觉。我爬上山顶,满以为能够看见大海了,望见的却依然是山,非常失望,所以望见那边的山,看起来就像是“铁青着脸”;山是青的,只因为我的心情不好,好像山也铁青着脸在那里怪我痴心妄想,笑我幼稚可笑。

       2、“因为我听到海依然在远方为我喧腾/那雪白的海潮啊,夜夜奔来/一次次漫湿了我枯干的心灵……”这些诗句是什么意思呢?

       诗人确信远方有海理想是可以实现的,日日夜夜理想在心中激荡,鼓舞着“我”不懈地奋斗,就像听到大海依然在远方为我喧腾。“枯干的心灵”,比喻对理想的渴望。海潮“漫湿了我枯干的心灵”,就是说,理想滋润着心灵,使心灵不再枯干,变得充实而有活力。

       3、从课文内容上看,标题“走一步、再走一步”是什么意思?

       题目的含义可以这样理解:无论怎样的危险和困难,只要把它分解开来,分解为一小步一小步,困难就不大了。

       4、《走一步、再走一步》末段说“看到前途茫茫而灰心丧气”,又说“直到抵达我要到的地方”,既然要到的地方“很明确”,为什么又说“前途茫茫”呢?

       这里“前途茫茫”的意思是不知道怎样才能抵达我要到的地方,困难重重,举步维艰。

       今天的讨论已经涵盖了“走一步再走一步教学设计”的各个方面。我希望您能够从中获得所需的信息,并利用这些知识在将来的学习和生活中取得更好的成果。如果您有任何问题或需要进一步的讨论,请随时告诉我。